close
史匹柏好像從《侏儸紀公園》開始,只要拍一部賣錢的商業電影,就要在同年也拍一部強調良知道德、甚至不賣錢的藝術片來「平衡」。所以我們看到《辛德勒的名單》,《失落的世界》同年有《勇者無懼》。在推出了擺明要搶錢的《世界大戰》後,又推出了寧願觸犯猶太同胞眾怒的《慕尼黑》。

有趣的是,史匹柏除了近年有「賣錢與良知的平衡」習慣,他更喜歡把想說的話,放在前後兩部片當中,讓觀眾去做對比,好像玩拼圖似的找出他的絃外之音,真正的意圖。《關鍵報告》《神鬼交鋒》,講的是「破壞社會秩序、衝撞體制,最後跟體制尋求攤牌」。《神鬼交鋒》《航站情緣》說的都是機場與飛行的故事,差異在於一個不斷地說謊環遊世界,一個寧可講真話被困在原地。用這個邏輯來看,《慕尼黑》不該是一部電影,它的上集應該是《世界大戰》。

什麼?講述1972年的幕尼黑奧運的恐怖事件,跟外星人在地球上肆虐有什麼關連?有的,其實兩部片都在影射同一個事情,「911事件」。《世界大戰》描繪的是美國人民,受到攻擊的倉皇失措,落難的心情,因此史匹柏沒有清楚交代整個戰爭的始末:人民的驚惶、六神無主才是重點。《慕尼黑》則企圖去找出恐怖事件的成因,由於政治立場所導致的暴力衝突。別忘了,這部片的最後一個鏡頭,就是遠眺世貿雙子星大樓的紐約天空。因此全部鋪陳、糾結的以巴對立,說明了冤冤相報沒有停止的一刻,那才是恐怖主義的溫床。

《世界大戰》跟《慕尼黑》相似的地方,包括「主角都是父親,過程中不斷想證明自己還是個好父親」,「因意見對立而殺死室友」;當《世界大戰》全片時空只侷限美國東岸,《慕尼黑》卻跑遍了半個歐洲。尤有甚者,史匹柏做了一個他以往作品不會做的事:把性跟暴力直接連結在一起。除了暗殺小組首腦的性愛場景與恐怖攻擊事件的交叉剪輯,影片有數人全裸死亡,或者炸彈引爆、把隔壁正在行房的夫妻炸傷。史匹柏以往的作品頂多只有「暗示」,卻沒有這樣直接過,你必須承認,他似乎真的有話要說,決定講清楚、說明白。

所以史匹柏會在《法櫃奇兵第四集》推出的那一年,又會拍出什麼「創作者良知」的電影,講些什麼話呢?老實說,這比瓊斯博士上哪考古,還更讓人好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teve 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