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有很多食物,人類不是為了填飽肚子才需要食物,是為了填飽肚子才生活」,浣熊阿傑如此說服一群動物,冒著生命危險跟著他跑進郊區蒐集食物過冬的理由。這是《森林保衛戰》最耀眼的一段劇情,原來在阿傑的眼中,人類就是如此古怪又可笑,只過著不斷把肚子填滿各種食物的日子。我不禁拍案叫絕,夢工廠終於從《馬達加斯加》那個不斷想把動物擬人化,卻又不斷敗給大自然定律的搞笑動畫中走出來。

諷刺的是,如此靈光一現的觀點,在影片的其他片段,全都消失了。觀眾無法更認識這群動物。無論他們是浣熊、刺蝟、負鼠、烏龜,棕熊,他們表面上忙個儲存過冬的食物,但更多時候他們比人類也更像人類,有著親情、友情、跨越物種的道義。夢工廠的動畫製片沒有放進那些擬人化的點子,卻讓野生動物們學會了打電動、(因為打電動打太久導致學會)開車、甚至用數位相機拍照,拍好後還從印表機列印出來(好棒的置入性行銷啊!)。

如果《CARS》的汽車可以擬人化,《森林保衛戰》當然可以讓動物學會做這些事情;唯一的差別是,《CARS》片中沒有人類,後者卻有。因此這又回到《馬達加斯加》所碰上的老問題:大自然的定律。喜歡把動物角色擬人化,素來是動畫界的特色,迪士尼不也有小動物替《灰姑娘》縫製衣服的劇情嗎(那是童話)?木須龍都可以跟著《花木蘭》去冒險(那是神話)?為何野生動物就不能多點人性呢?答案是:界線。如果你把故事發展超過了一個界線,又要把動物與人類角色共存在一部片,那麼某些安排最好還是不要違背大自然法則最好。《冰原歷險記》就故意把人類減低到最少,所以那些動物怎麼打打鬧鬧都還自成一格。夢工廠卻老是喜歡提醒觀眾,他們的動物角色跟人類共存在一個現實世界,可是動物卻比人類還會享受物質文明產物。從人類住所偷走食物是一回事,但烏龜可以把龜殼脫下來、借給浣熊避難,小動物們開著卡車橫衝直撞......這些劇情所需要的說服力,不光只是用無厘頭、動畫就能賴過去,因為你沒有自圓其說。

《森林保衛戰》有很多好笑的、瘋狂的,眼花撩亂,替全片製造許多笑料高潮的追逐。但這部片不見得要拍成動畫,用真人演出其實也行:非法移民理直氣壯偷走住在郊區中產階級的食物,「因為他們不是為了填飽肚子才需要食物,是為了填飽肚子才生活。」我覺得這樣拍還比較有政治批判的建設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teve 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