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趁著奧斯卡熱潮剛來襲,很多有得到提名、卻(運氣不佳)沒得獎的好片還在上映,我跑去戲院看了《請問總統先生》。

非常的好看!

這部片敘述一個英國來的脫口秀節目主持人David Frost,想盡辦法要訪問因為鬧出「水門案」而辭職下台的美國總統尼克森,展開了一段「媒體VS政治人物」的拉鋸戰(但我會用「探戈」來形容這兩個人的攻防戰)。這段訪問被後代歷史學家拿來「檢查」或者「回顧」「水門案」始末時,佔了一席之地。你可以在這個官方網站上,看到當年訪問的片段(甚至用iTunes下載)。

我要說的是,其實被找來飾演兩位主角,David Frost與尼克森總統的兩位演員,跟真人其實一點也不像(請點此處拜訪電影官網就知道他們有多不像本人),因此作為一部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這應該是失敗的。然而電影最後呈現出來的結果,卻是精采的!他們捕捉到了人物的神韻,更重要的是,把媒體與政治人物的攻防戰的那種微妙之處,詮釋的非常好。

因為一方面是想藉由訪問鬧出醜聞的總統、好來提高自己在傳播界身價的脫口秀主持人(電影把David詮釋成一個「花花公子」的社交寵兒,包括從倫敦飛到洛杉磯的長途客機上就在把妹) ,另一方面,黯然下台的總統則打算利用這個訪問,來替自己的聲名狼藉平反。

這是一個各懷鬼胎的訪問,兩人有各自的目的,也非常清楚對方的目的:如果讓對方得逞,自己就完蛋了。是的,媒體與政治人物,只能有一個贏家。

(所以你知道台灣類似「政媒兩棲」是多麼糟糕的一種行為,然而大家卻緘默不作聲,只因這樣可以追求到我們想要的正義。真的嗎?)

在拍成電影之前,這個故事便以已經有舞台劇的版本,導演朗霍華沿用了舞台劇的編劇及主要演員班底,重新以電影的形式詮釋這段電視史上影響美國歷史甚鉅的片段。有趣的是,朗霍華除了在重現當年雙方準備訪問的各種幕前幕後的攻防,還故意讓兩邊的幾位「軍師」,以第一人稱的方式,面對鏡頭,侃侃而談各種枝微末節,呈現一種「仿紀錄片」的趣味。加上片中所大量引述的各種新聞片段,呈現一種虛擬/真實的跨界手法。

為什麼要這樣?

答案在電影快結束時,透過劇中某個角色的台詞,David Frost訪問的成功,就在於他成功地逼問尼克森,讓後者留露出懊悔、落寞、孤寂的神情,而且被電視鏡頭所捕捉到。那是一種「輸家」的神情,而這個神情是所有媒體、司法制度無法辦到的(尼克森總統在「水門案」得到特赦,所以全身而退,沒有任何司法上的瑕疵)。

朗霍華傳達給電影觀眾的是,20世紀的政治是「傳媒政治」,也就是在傳媒面前(特別是電子媒體的鏡頭前),越能神情自若表現、滔滔不絕者,才是眾人心目中的(政治)英雄。即使當David Frost用精心剪輯的戰爭殺戮片段,質問尼克森對於越戰與出兵柬埔寨的必要性,尼克森反而能講出一堆出兵的道理,佔了上風,完全沒有被問倒。

透過劇中人的解釋,就是一個「表演者」。

David Frost想要藉此訪問沽名釣譽的動機不言而喻(片中他只要出現在公眾場合,或者面對攝影機時,就會自動露齒而笑,顯示出自己最有魅力的一面,說明了此人有多用心維護自己的公眾形象),而他也低估受訪者的能力,直到他真正做足了功課,把手上畫滿記號的筆記本丟在地上,他的問題才有如寶劍一般,刺中對方要害。

導演朗霍華雖然在描寫尼克森總統時,把他拍成一個「抵賴大王」的政客(而且很明顯在訪問前做足了功課,比David Frost做了很多很多),但也用不同的角度,拍出了尼克森必須承認自己一輩子都要背負著「水門案」屋點的落寞人性。

我在看這部片時,一直在想,我們該怎麼看待阿扁總統?沒有得到審判就無罪豁免的尼克森,應該可以過著自由的日子、理直氣壯地說自己無辜,但他後半輩子卻對「水門案」三個字耿耿於懷,所有人都在追問著他關於這件事情的始末(如同劇中他的幕僚所言,尼克森在任內做了百分之六十正確的事,百分之三十是在他當下無法知道正確與否、卻必須做出的決定,卻因為百分之十的錯誤,就被大家一棒子打死),就算他出席一些可有可無的場合,也只能說些可有可無的政治軼事來面對台下群眾每個鄙視(甚至輕忽)的態度,所以他才會接受David Frost的提議,讓一個英國來的脫口秀主持人訪問他。

1977年的電視訪問,在2008年拍成電影,歷史的蓋棺論定從來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快。也許真的當下就蓋棺論定了,但那不等於我們退一步看歷史的時候,無法從中看到不同的面相。

這才是本片之所珍貴之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teve 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