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個人十分喜歡導演傑森瑞特曼(Jason Reitman)的前作(也是他個人執導的第二部片)《鴻孕當頭》(Juno),把一個未婚少女懷孕的故事,換了一個截然不同的觀點,跳脫我們自以為是的「悲情」「徬徨」,轉變為一種「理所當然」的態度,使得「懷孕生子」這件事情,在女主角以及周遭的人身上,都產生了一種「生命成長」的意義。

但看《型男飛行日誌》卻沒辦法再次重現這樣的驚喜。為什麼?我猜是因為故事真的貼近了自己的生活。

喬治克隆尼在影片扮演的效率專家萊恩,一開頭就告訴觀眾許多「訣竅」,各式各樣讓你在忙碌生活當中,可以過的更順、效率更好、不會被可有可無的旁人所干擾,專心一致追求工作時的效率表現。只是大部分人,之所以追求上班時間的工作績效,是為了下班後不需要被工作所拖累、得以享受私人生活。但萊恩並沒有私人生活,為了可以到處有效率的出差,他必須捨棄許多事情,但他有一個取而代之的目標,就是累積一千萬英哩的里程數。

其實我相當認同萊恩,因為我也有一樣的「訣竅」,可讓我在工作中、甚至生活中取得一路綠燈般的順暢無阻。我帶著筆電、智慧型手機,搭配行動網卡。我知道接獲一個任務,以最快的方法找出重點是什麼。我利用數位相機,拍下我來不及抄寫的細節,因為我知道我在忙的時候,腦袋不見得記得太多、而我的手寫速度遠遠遜於我敲打鍵盤的速度,所以我最厲害的招數就是可以用鍵盤把對方的談話悉數敲打、成為文字檔案。甚至,我如果搭捷運出門,都會因目的地在哪,想好該在哪節車廂下車會比較方便,然後怎麼在出了車站的徒步過程中,利用這時間買什麼東西邊走邊吃。我的腦海,會在我從一個地方移動到另外一個地方的時候,自動計算各種生活上的最大效應。

不過這樣追求效率的代價,無論是電影的劇情,還是我的真實人生,都有一個共通點。當你全心全意在工作上追求奉獻與表現的時候,你基本上是沒有任何私人生活可言的。

萊恩不覺得這樣很糟糕,或者空虛。他竭盡所能讓自己累積里程的速度更快,可以早點到達目標(電影當中他說了許多關於飛行的種種外人一無所知的小嘗試)。而我早在自己所能察覺以前,就把專業的成就,如同一列火車開到了顛峰。

當然,一直到萊恩的工作型態被後生晚輩所質疑挑戰,在老闆的命令之下,不得不展開一場「邊做邊學」的老鳥帶菜鳥實習、沒有盡頭的出差,他的信念才開始動搖。有趣的是,在過程中,萊恩的那套效率至上的理論,真的讓出差變得更有效率;但同時,他也才明白自己的生活,是有多空虛。

不,電影並沒有直接讓萊恩領悟他有多空虛,而是面臨到職位調整、工作型態大變動的可能,他才開始發展與探索生活的其他部分,找出可以兼顧工作效率的感情生活。

我之所以覺得這部片沒有讓我太多驚喜的原因,是因為我很久以前就很想過著劇中人萊恩那樣的生活,真的,我30歲以前的人生是全數奉獻給工作的,我就是想要飛來飛去!我就是想要在換日線的航班上趕工(我還真的有一回在越洋飛機上趕進度,以便一下飛機就可以用電腦打完交件)!我就是要在不同的旅館醒來,然後跳上另外一架飛機,飛到下一個挑戰。

但這些憧憬直到我30歲那年,都結束了,於是我也像萊恩那樣,開始尋找生活中的其他部分。

只是我一直沒有成功過,所以我又忍不住開始幻想這樣的生活;既然我的情感上的寄託都沒有實踐過,也許我還可以回去過著這種「搶錢」人生,好歹可以多看一點世界、多賺一點鈔票。

所以囉,當電影所描繪的劇情,跟真實人生太過接近的時候,有時候你會覺得自己的故事可能還會精采一點。我是說,我可以比萊恩還要想出更多追求工作效率的訣竅,想出更多把自己全部投入工作的方法、更為激烈的程度等等。

只是現在的我,由於受不了那種永無止盡的工作量(而且背後很多的動機,是因為「同事不想做就賴給我」的理所當然,我為什麼要變成別人偷懶摸魚的好幫手、讓他們做的少卻領一樣多的薪水),感覺讓自己從無好好休息過,所以選擇離開職場。因此我知道,再多的工作,也是無法填滿那個從來沒有滿足過的缺口。

那是關於人生情感的追求(真的,倒不是因為寂寞,我不太同意電影所解釋的「寂寞」這一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teve 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