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孃俱樂部》是一次披著「新潮」外表、實則「復古」的拼貼藝術。

原文片名Burlesque,指的就是一種混合通俗、情色、歌舞、搞笑集一身的表演風格,這樣的風格最早從18世紀法國紅磨坊發跡(2001年的電影《紅磨坊》則以拼貼的手法,重新詮釋了這種風格)。它不是牛肉場、也不是鋼管舞(更不是什麼「妖精打架」),雖然它強調女性表演者的身體線條、火辣裸露的服裝與肢體動作,但又要「樂而不淫」(《舞孃俱樂部》有幕舞者故意在表演時三點全露,觀眾卻什麼也看不到),並且三不五時藉由「出搥」的方式來博得觀眾哄堂大笑。

你說的一點也沒錯,其實《舞孃俱樂部》所呈現的那種歌舞風格,就是電影《紅磨坊》、《芝加哥》那一類更貼近復古趣味的歌舞。只不過,這次換上了新潮的外衣。

也許劇中的歌舞風格、與音樂風格朝向復古貼近,但舞者的舉手投足、編舞、還有一些戲服的設計,卻相當的摩登,這兩種衝突的趣味,替《舞孃俱樂部》一片下了定位:復古的內涵、新潮的外在。

因為精神上是復古的,所以從劇本、對白,都有許多「通俗」,乃至於LKK到芭樂不行的橋段與對白(鄉下女孩阿莉到洛杉磯尋夢,雖有一副天生好歌喉,卻迷上了Burlesque,夢想能登台演出。照理說,那麼會唱歌的阿莉,來到洛杉磯應該是想辦法參加選秀節目、奪得獎金與唱片公司合約吧!),然而這樣做卻才能遵守Burlesque的本質。但是歌舞設計上的舞步、舉手投足,卻是勁道十足的,從踢腿、下腰,都是硬裡子的載歌載舞。甚至到劇情後半段,以阿莉為主、他人在旁伴舞的編舞方式,都讓人想起了「小野貓」(Pussycat Dolls)的表演風格,這一點也不意外,因為編導Steve Antin在2002年,替「小野貓」錄製特輯時,請來克莉絲汀一起演出,才讓他有了《舞孃俱樂部》的靈感。

而電影故事雖然通俗到不行,但Steve Antin在創作時,顯然抓到了幾個重點,他找對了明星,藉由明星本人的魅力,替整部片加分。因為克莉絲汀的加入,讓《舞孃俱樂部》的音樂曲風上,與她《Back to Basic》那張專輯有了等同的路線,而這類復古風格的曲調也恰好能凸顯克莉絲汀的唱功。至於扮演Burlesque俱樂部老闆的雪兒,毫無疑問,她出場的時候,沒人會懷疑還有誰能勝任這種「老鴇」的角色。

之後陸續出現的演員卡司,Steve Antin很明顯地都用「借將」的方式,請出他們的銀幕代表形象,說服觀眾「他們就是劇中人」。例如扮演舞台經理尚恩的史丹利杜奇,宛如直接從《穿著Prada的惡魔》一片移植過來(我想史丹利杜奇大概會是近10年最受好萊塢編導青睞,飾演這類同志角色的頭號人選)。至於在門口收票、也上台演出的亞倫康明,他本人就是那個調調,就直接這樣上場,無需多加費心。
除了在歌舞風格上以前輩為藍本,《舞孃俱樂部》甚至在某些場景也「沿用」《芝加哥》女主角「在台下幻想自己是台上人引吭高歌」。

照理說,大量從前輩引經據典、現成的拼貼,少了消化後再創作的出發,其實很容易讓人看膩,但《舞孃俱樂部》的精明(或保守),就在於定位自己是「一部單純娛樂觀眾的電影」,一如Burlesque表演的宗旨,本來就不想說什麼大道理,目的在於提供觀眾一個可以逃離現實的幻想空間。你跟著芭樂的台詞發笑,隨著熱歌勁舞而沸騰,你看到劇中人絕處逢生而拍手叫好。

這就是《舞孃俱樂部》電影的目的,達到這樣,就夠了。

(嚴格說來,《舞孃俱樂部》算是音樂片而非歌舞片,因為歌舞片的定義是劇中人要以唱歌跳舞取代對白、台詞,《紅磨坊》《芝加哥》《歌舞青春》都辦到這一點,但《舞孃俱樂部》的歌舞場面只限於劇中人上台演出,所以算是音樂電影。) 

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teve 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