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打從我30歲以後,其實我工作的重點,已經從「做自己想做的事」「做自己會做的事」,轉移到「別人(老闆)期待我會做的事」。

一方面是我已經有了許許多多與眾不同的人生體驗、二方面我也是百分之百的任性做完了所有自己想做的事。然後,我也想藉機換個方向、換個角度,看看這個世界、眾人是怎麼看我,對我有什麼期待,而我又有什麼能耐可以達成他人給我的期待。

這樣做沒有什麼不好,只是會有「納悶」的聲音不斷從我的心裡頭竄出,「事情真的是這樣嗎」「難道不是應該怎樣怎樣才對嗎」,當然,我還是會耐著性子,先按照交代的方式做,然後再驗證心裡頭那股「納悶」的聲音,說的究竟對不對。

那股「納悶」的聲音,總結來說,就是我自己主觀的想法與意見。我一直以為可以置之不理,但,每當累積到一個時間、一個程度,還是會讓我覺得「我在幹嘛?」「做這個工作的目的與價值在哪裡?」

問題沒有答案,有時候我會繼續埋頭苦幹,或者尋找其他的成就感,填補沒有答案的失落感。久而久之,沒有答案的問題,反而越來越多。

多到我想不出該繼續做的理由,然後我就離職了。

我一直以為,是我自己在跟這個世界鬧彆扭,直到兩件事情發生了。

第一個,是Steve Jobs死了,他留下許多成就、也有許多爭議,但無可否認的,他給了一些擲地有聲的金科玉律。

「你的工作將填滿你的一大塊人生,唯一獲得真正滿足的方法就是做你相信是偉大的工作,而唯一做偉大工作的方法是愛你所做的事。如果你還沒找到這些事,繼續找,別停頓。盡你全心全力,你知道你一定會找到。而且,如同任何偉大的關係,事情只會隨著時間愈來愈好。所以,在你找到之前,繼續找,別停頓。」

"Your work is going to fill a large part of your life, and the only way to be truly satisfied is to do what you believe is great work. And the only way to do great work is to love what you do. If you haven't found it yet, keep looking. Don't settle. As with all matters of the heart, you'll know when you find it. And, like any great relationship, it just gets better and better as the years roll on. So keep looking until you find it. Don't settle."

所以繼續工作的理由,對我而言,已經從「讓我開眼界」「賺到很多錢」「我要很有名」,變成「愛我所做的事」,當我找不到理由的時候,我當然可以繼續做下去。我從30歲起就這樣,但我現在40歲了,我該繼續做下去,還是離開、然後去找到真正想做的事?

「繼續找,別停頓」Steve Jobs如此忠告我們。所以,我就決定離開手頭上的工作,如此一來,我才能繼續找(我不是一個擅於騎驢找馬的人)。

第二個,是看了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別誤會,這部片完全跟我的成長沒有任何交集、相似之處,我的人生沒有沈佳宜,雖然我以前做過比柯騰更臭屁的大夢。

對我來說,這好像是一部用《美國派》形式,包裝而成的愛情電影,我看的很開心,也很佩服九把刀最後十分鐘的精心設計,把前面所有的嘻笑怒罵,收的很好。

但在看過電影一個月後的深夜,無意間在YouTube上看到這部片的主題曲,〈那些年〉,突然間,我大哭起來。

我不是為了未曾出現的沈佳宜而哭,也不是電影哪些動人的劇情,而是我突然想到,那個曾經很臭屁、為了自己所相信的真理就是會跟人槓上撐到底,我非常的懷念那樣的我。

只是那樣的我,突然感覺距離很遙遠。

我當然清楚地知道,與其說過去10年我「聽從」別人的指令、期望,還不如說,我喪失了對自我的忠誠、想法:因為做自己要付出很大的代價,而我也付出了、受傷了,所以我決定乾脆什麼都聽別人說最省事,這樣我永遠不會受傷了。

這倒底是「療傷」,還是「自我保護」、或「自我逃避」,連我自己都說不上來。

但奇妙的是,我心裡頭那股「納悶」的聲音,其實這10年來都沒有消失過。

於是,我決定還是讓那股聲音作主,所以我就跟老闆說掰掰了。

同樣的決定,在我30歲發生的時候,我是感到悲觀與自我放逐的。但在這節骨眼上,做了這決定的我,腦海中不斷浮現的,卻是Steve Jobs給我們的忠告:

「在你找到之前,別停頓,繼續找」

我覺得開心多了。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自我
    全站熱搜

    Steve 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