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出門在外,真的太多事情,不能用「想當然爾」的邏輯去推論。當新加坡朋友,告訴我,要帶我去吃當地「熟食中心」(hawker center),他個人推薦的賣客家釀豆腐與豬腸粉的小攤子,我當下就以為是豬腸冬粉,後來完全不是這麼回事。

首先解釋一下「熟食中心」,這個是新加坡政府的發明,把原本東南亞一代很流行的路邊攤(就像台灣30年前那樣的做生意方式),改到水泥建築物裡頭、半開放式建築、有空調(大部分是電扇)、公共座位、水電,以及最重要的是在食物烹調的清潔管理上做了規定。可以說就像是現在的美食街,但唯一差別的方式,「熟食中心」比較像是「夜市」的氣氛,裝潢沒有那麼完善,當然用餐時間也需要併桌、熱門的攤位也是大排長龍。

不過,現在「熟食中心」很多食物算是半成品(當然也有商家在攤子是現點現做),某些煮起很麻煩的,像是客家釀豆腐,就需要先處理好食材,然後在攤子上現點現加熱。

客家釀豆腐,很奇特的是,在台灣客家菜絕對找不到這一樣。這應該是當年移民南洋的客家人,所帶過去的料理。各種食材會挖洞、然後灌入魚漿,等魚漿凝固後,就可讓客人挑選。對,跟現在吃關東煮很像。只不過,客家釀豆腐,除了有包魚漿的豆腐,一定還會有秋葵(也是包魚漿),還有各式各樣都灌入魚漿、處理好的食材,給客人挑選。

當然,現在也有各種青菜,可以現點現燙,真的很像在吃關東煮與加熱滷味的混合。為什麼我會說加熱滷味呢?因為客家釀豆腐點的各種食材,只是在攤子上加熱、燙熟、然後剪成小塊裝入碗公,但上桌前又會淋上每個店家自己的醬料。醬料顏色深、濃稠,幾乎把食材原本的樣貌通通覆蓋過去,放眼望去都是一片深黑色,猶如加熱滷味那樣,而新加坡人相當喜歡這樣重口味的食物。

朋友帶我去的,這間在Amoy Street Food Centre(距離紅點博物館Red Dot Design Museum算近,地鐵站則是EW 15的Tanjong Pager)的二樓,一樓有各種小吃攤位、走上二樓也是,一排又一排,沒有熟人帶路,真的不知道該吃哪一樣。

這樣就是一道,客家釀豆腐豬腸粉。對,客家釀豆腐是吃乾的,不像加熱滷味或者關東煮泡在湯裡頭,所以會另外附湯。

看到這裡,那麼,豬腸粉在哪??既然不是豬腸冬粉,那是啥?答案,就是照片當中,碗公最下方,那個捲捲的、白色的東西。其實「豬腸粉」要拆開來解釋,「腸粉」就是港式飲茶常見的點心,「豬腸粉」則是形容把「腸粉」剪成一小截、一小截,長相有如「豬腸」的「腸粉」。

所以囉,豬腸粉並不是豬腸冬粉,其實是蒸籠蒸出來、剪過的腸粉,搭配客家釀豆腐吃。要注意的是,這邊商家賣客家釀豆腐的時候,就像點加熱滷味,每個食材的價格不同。有時候會有「三件XX元」的優惠,但如果你拿了「四件」或「五件」,那麼該把貴的那一件,算進「三件XX元」的優惠,還是該獨立出來算?這個時候,就要先問老闆,價格該怎麼算,弄清楚才點。

同時在附近的攤位,也買了一杯馬來拉茶。

以上就是新加坡小吃(客家釀豆腐)配豬腸粉的初體驗,真的,從頭到尾沒有一樣是可以用「想當然爾」的方式來推論。


前情提要:2012星馬之旅:小氣鬼逛濱海灣金沙賭場酒店


2012星馬之旅

arrow
arrow

    Steve 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