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車到了Covent Garden(科芬園)之後,就出站,走路不用10分鐘,就能抵達Radisson Blu Edwardian Mercer Street飯店了。

說起來簡單,做起來「不簡單」!

首先,因為我出發前研究地圖,抓的方向是「大約地鐵出站後,斜對面有H & M,然後朝著這間店走過去、再繼續往前,會看到一個圓環(圓環中間有個紀念碑之類),飯店就在圓環的另外一邊」。

結果呢,Covent Garden這個地鐵站,非常特別,月台往上走依舊只有樓梯(請自己扛行李),離開月台後拐來拐去,到了一個出口處,發現「只有電梯」,很大很大的那種「貨梯」(兩部只提供往上、另外兩部只提供往下),另外有一個旋轉樓梯是緊急出口,還有標示共一千多階(意思是說,如果你不想等電梯,請自行斟酌爬樓梯)。

當然我拖著行李沒辦法爬樓梯,就搭這個有點古老、一點點卡卡的電梯,然後出了地鐵站。此時才發現,Covent Garden地鐵站設計,不是我們以為、或者經歷過的那樣,是一個埋在地下大大的站。相反地,在地表層的出口,其實很小,小到只有一個店面的三角窗。真的,地鐵站就成三面設計、一面出口、一面入口、一面是售票口。因為地表層的空間非常小,只能用電梯讓旅客進出(至於為何當年會這樣設計,我就不得而知了)。

好險Covent Garden是一個很棒的區,有很多商店卻沒有高樓大廈。最寬的道路,也不過就是兩線道(讓兩輛卡車可以面對面錯車而過)從一般的糖果店、平價服飾店、到高檔的Paul Smith的設計師名店,這邊周圍都有,甚至有兩間英國名廚Jamie Oliver開的餐廳,以及知名的米其林三星法國料理L' ATELIER de Joël Robuchon的英國餐廳,也開在這區。

幾乎整區都沒有高度超過五樓的房子,而且所有的房子一看都是有年紀、水泥、磚牆,每間都保養的很好,加上地板都是磚塊舖成的(好有趣),所以又兼具了徒步區的悠閒。

這讓我對所謂的老屋,整個改觀。

至於我從地鐵站出站之後,如同之前所說,因為出入口是不同的面相,因此我走的方向就完全不朝著「H & M」,反而讓我在這區繞了一大圈,才朝向正確的方向前進,但最後也找到了飯店。

Radisson Blu是歐洲起家的連鎖旅館(現在也在曼谷有開),主要訴求是四星級(三星級)的商務客層。因為在倫敦開的好多間,所以又加上地址的 Edwardian Mercer Street,以便區別。

大廳走的是奢華風格,擺了不少誇張的現代藝術品。畫面最左方,是飯店櫃檯,看得到櫃檯邊邊還有擺放兩個玻璃瓶的瓶裝水(一個是氣泡水、另外一個則是無氣泡水),還有玻璃茶杯,這是給客人方便自行取用的,老外的奉茶(至於用過的茶杯,會不會收去洗乾淨,這個問題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啊.......)。

這個是飯店大廳的側面,一樣是奢華風。

房間則相當簡單,一張大床,有兩個窗戶(窗簾還不是用拉桿,而是用「繩子」!沒錯,自己用繩子拉好想要的高度,然後綁在旁邊的掛勾上)。

床鋪對面就只一台電視,電視底下掛著Apple TV。這個看起來很簡單的設計,其實裡頭很多法寶,Apple TV兼具了影音光碟機、電腦(需要跟櫃檯商借藍牙鍵盤搭配使用)、廣播、電視頻道、付費電視頻道等多功能(但很納悶沒有支援Air Play,害我無法把筆電的內容投射到電視機)。一般飯店的許多電子影音設備,Apple TV一個就搞定了。

大椅子配一張玻璃茶几,桌上的水是免費提供的,很特別的是玻璃瓶裝水(別問我玻璃瓶會不會回收之後,拿去灌自來水充數,因為我真的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浴室則是簡單風格,洗手臺是下凹的、有如隕石在地球撞出一個坑,這個設計不錯,洗臉時水都不會濺出。至於備品都是固定在牆上。

毛巾都掛在馬桶上方的毛巾架,毛巾架冬天可以加溫,這樣就有暖暖的毛巾可以使用。

浴缸則是兼淋浴功能,用玻璃門關起來就是淋浴間。

其實能在老房子裡頭,整修成這樣,我覺得滿厲害的,也很佩服飯店大量利用高科技,如WiFi、Apple TV,讓原本侷促的老屋空間,增加了很多樂趣與附加價值。

抵達飯店後都已經晚間九點多了,所以請一樓的餐廳送食物上來,點的是牧羊人派(如果沒有弄錯,應該是燉羊肉、然後表皮是洋芋泥覆蓋,送進烤箱烘烤),附贈一壺醬汁與配菜。後來發現這樣很整餐廳,因為晚上九點才是老外的正餐時間啊!讓他們多跑一趟上樓真的很不好意思,所以之後都自己下樓到餐廳用餐了。

前情提要:桃園機場第二航廈長榮貴賓室無限萬里遊銀卡The Club出發吧(Again)

arrow
arrow

    Steve 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