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的一生,真的是註定要成為傳奇人物,克里斯凱爾(Chris Kyler)就是這樣的人。在美軍服役時,同僚給他的綽號就是「傳奇」(Legend)。



電影改編他於2012年發表的同名自傳,但命運捉弄人的是,雖然自傳成了暢銷書、也被影星布萊德利庫柏(Bradley Cooper)買下電影版權。可是就在劇本剛剛完成不到一週的2013年2月初,克里斯本人就死了。

一個在戰場上狙擊過166人(這是美國軍方的統計數字,是美國有史以來狙擊過最多人的狙擊手),在前線服役10年,平安退伍回鄉,可在戰場上全身而退,卻無法在後方安度餘生,這已經是命運之神最出人意表的安排了。

而這個時候,布萊德利庫柏只跟克里斯本人通過電話。原本只想擔任製片的的布萊德,決定出任男主角,在經過與克里斯家屬的討論後,爭取到克林伊斯威特(Clint Eastwood)出任導演。

克林伊斯威特是我唯一想看這部片的理由。他一直被視為美國標準的白人、或者大美國主義的象徵。但是他在拍攝戰爭片《硫磺島的弟兄們》(Flags of Our Brothers)時(這是一部大大賞了美國主義一耳光的好片),卻另闢蹊徑思考,跟美國作戰的日軍,他們究竟有什麼處境。於是又拍了《來自硫磺島的信》(Letters from Iwo Jima),更深入揭露了戰爭的本質,即便是作戰的敵方,每一個人都有身不由己的無奈。在戰火中,沒有所謂的贏家,作戰的雙方,都是輸家。

《美國狙擊手》缺乏像《來自硫磺島的信》如此宏觀的觀點,一大原因是沒有足夠的時間,可以站遠一點看歷史。克里斯在沒有加入美軍之前,是一個天真又糟糕的「魯蛇」,以為拿了牛仔騎術冠軍回家,女朋友就會願意跟他上床。結果當然不是,然後以30歲的「高齡」自願入伍從軍,加入海軍陸戰隊,亦是一種「天真」。


你看到了上前線的美軍,面對的是經過戰火摧殘後殘破都市,躲著許多所謂聖戰士的游擊隊,以及堅持在這殘破巷弄中生活的老弱婦孺。你看到的是,這個殘破都市的每一個人,都隨時可以翻臉,跟美軍拼了。海軍陸戰隊教導的戰術在這裡並不管用,他們更需要的是情資技巧與技術。

因為「整個城市都是敵人出沒的戰場」,狙擊手克里斯在制高點監督弟兄出擊,成為同僚的守護者,一有狀況就開槍擊斃敵人。他監看著戰局,但電影卻無法用更高的角度,監看著這場戰爭。

然後我開始納悶克林伊斯威特,究竟想在《美國狙擊手》要呈現什麼觀點。從前線回到家鄉的軍人,飽受「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困擾,一點風吹草動都會讓他聯想到前線的戰火。《危機倒數》(Hurt Locker)已經拍過了。克里斯在前線遇到旗鼓相當的對手,原本代表敘利亞參加奧運射擊比賽的選手,成了替敵方工作的狙擊手,隨時待命、一通電話就拿槍離家,隱身在屋頂上隨時開槍。在片中,克里斯都納悶為何好好的奧運比賽選手,要替亡命之徒賣命呢?但是什麼沒有交代,他只是成為克里斯要除掉的「大魔王」。

電影的結尾,是克里斯喪禮那天,民眾沿街對他的致敬記錄短片,以及克里斯本人的照片,讓觀眾驚訝原來布萊德利庫柏是花了如此多的力氣,在銀幕上扮演克里斯本人。等等,這招《亞果出任務》(Argo)已經用過了啊!而且班艾佛列克用的更好,把過往真實的新聞片段,與電影情節對照,讓你明白美國一直在犯重複的錯誤,人類一直在重蹈歷史的覆轍。

於是我繼續坐著,看著克里斯「傳奇」的一生,畫下最戲劇化的句點之後,看著片尾的工作人員名單,一直納悶究竟克林伊斯威特想說什麼。


等等,我看到了什麼,「泰雅之歌」(Taya's Theme)?泰雅就是克里斯的遺孀啊!這首歌的作曲人,竟然是克林伊斯威特?!


克林伊斯威特不隨便寫歌的,多年以來他只寫過《麥迪遜之橋》(The Bridges of Madision County)的主題音樂,用簡單的音符象徵全片的愛情。雖然他的確替《美國狙擊手》找到配樂家Joseph S. DeBeasi,沒料到他居然還自己出手,寫了「泰雅之歌」。

於是,我明白了,《美國狙擊手》並不是《危機倒數》,也不是討論在前線士兵被困在軍營、哪也不能做的《鍋蓋頭》(Jarhead),或如《黑鷹計畫》(Black Hawk Down)四面處歌被包圍的險境,《美國狙擊手》甚至不是一部敵我雙方都能講交代清楚的戰爭片,你永遠搞不懂美軍一直在巴格達幹嘛,為什麼那麼多的聖戰士像春風吹又生。每一個冒出來的敵人都是等著被幹掉,沒有交代動機。

《美國
狙擊手》,其實是克里斯,給他老婆泰雅的一封情書。克里斯在生前始終不願意談戰爭,他說:「那麼可怕的事,我不想讓你知道」(電影也沒有真的在談論戰爭)。但是克里斯英年早逝,留給泰雅無限的遺憾與追思。

如果你是克林伊斯威特,你會怎麼辦呢?忘掉你該多等一會、沈澱更久,才能有新的觀點呈現;還不如早點就把這部片拍完,拍成讓泰雅再好好見一次克里斯的禮物吧!


在電影首映後,泰雅說:「謝謝克林伊斯威特與布萊德利庫柏,把克里斯帶回來,和我在戲院相處兩個小時。」

遺孀都這麼說了,真的,奧斯卡如果不給這部片提名,就真的太說不過去了。

附註:


1.泰雅也與《美國狙擊手》原著作者,合作完成了新書,預計會在2015年5月出版,讓大家有機會讀到這個故事的另外一面。

2.克里斯身亡時,蘋果日報的相關報導:http://bit.ly/1AB4mgg

3.布萊德利庫柏在片中真的很像克里斯,只差眼睛不一樣。但飾演泰雅的席安娜米勒,跟泰雅相差甚多。我覺得這是導演克林伊斯威特故意的,因為他只想透過電影,把克里斯帶回泰雅身邊,所以席安娜米勒不像都無所謂。

補充:
1.看完電影,若大家覺得難過、心碎,那世上就多了一個人,知道泰雅當時聽到丈夫喪命的感受,如此一來泰雅就不會那麼難過與失落了。這部片是克里斯放在「時空膠囊」送給老婆的情書,只不過這個「時空膠囊」是好萊塢規模製作的就對了。

2.關於「泰雅之歌」(Taya's Theme),聽了很久,覺得電影官網自動播放的那段音樂,比較接近。(記得要把預告片先關掉,然後讓網頁自己跑出來,就會自動播放了)http://www.americansnipermovie.com//crew.php

arrow
arrow

    Steve 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