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人生最無法忍耐的事情之一,就是拍馬屁。特別是當別人功成名就之際,然後就跑出一堆祝賀的人。
哎,太現實了,李安的《斷背山》就是這樣有一堆祝賀之詞跑來跑去,若是真心恭祝人家拍片深獲好評也罷,偏偏跑出一堆亂七八糟跟這部片無關的「賀詞」,像是(請容許我用我的記憶來敘述):


「這是部好電影,但是我不希望我的小孩是同性戀」

白痴,真的好像是《婆家就是你家》的女主角,跑去人家的家庭作客吃聖誕大餐,然後當著一家人團圓的時候,對著同志小弟的母親問:「妳真的希望自己的小孩是個同志嗎?」

聽不懂我的意思哦,我是說,如果有人跑去看《辛德勒的名單》,深受感動,大力推薦這部片,可是此人會「白目」到對著新聞記者的鏡頭或麥克風說:「這是部好電影,但是我支持納粹的主張。」

不會吧?就算這個人心裡頭真正支持納粹,可是也不會對著麥克風把實話講出來吧?因為這樣做很白目!

(不過話說回來,史匹柏的新作《慕尼黑》,雖然在講以色列情治人員反擊「慕尼黑奧運大屠殺」的恐怖事件,不過史匹柏本人的確不支持以暴制暴的做法,因此我們可以期待看完《慕尼黑》之後,會有人說「這是部好電影,但是我支持以色列情治當局的主張」)

但是在一堆「恭祝《斷背山》得獎」的言論裡頭,真的不難發現這種「我是支持電影好,我不是在支持同志」的「此地無銀三百兩」的「觀眾個人立場」發表。

沒人在乎「觀眾之個人性傾向」,好嗎?這不是《斷背山》得不得獎的重點,好嗎?

不要愛搶鏡頭又愛耍笨!我求你不要這樣!

在剛看完《斷背山》散場的觀眾中,一對顯然是帶著父母親趁著春節上戲院來「觀賞佳片」的夫妻檔,對著父母親解釋剛剛的劇情,「因為他是同性戀,所以........」

媽啊,電影兩個小時演完,還有觀眾完全不知道兩位主角到底是「愛男生還是愛女生」,我真佩服........

這是一部關於「惆悵」的電影,就像無法在一起的羅密歐與茱麗葉,他們的愛情最後只剩下一個嘆息。就像「祝英台嫁給了馬文才,萬一梁山伯沒有病死,會怎麼跟祝英台發展下去」,《斷背山》的兩個主角也因為許多因素無法廝守,只好不斷在有生之年糾纏下去。

就像《麥迪遜之橋》的攝影師金若柏,跟家庭主婦芬西斯卡,掙扎著要不要把感情繼續,或者放棄,該用什麼辦法昇華。最後這兩個人找到了一個方法,他們用自己的方法紀念這段愛情。

(說到這裡,《麥迪遜之橋》的小說原作者前陣子又寫出了這個故事之續集,原來那短短四日相逢就分別的金若柏與芬西斯卡,並非這輩子再也沒有碰面,他們很有可能又偷偷碰頭過.......還真像《斷背山》這兩位,想必拍成電影也一定很好玩)

最後年華逝去,當年兩個男主角相逢的「斷背山」,本是幸福的桃花源、烏托邦,最後卻變成困住兩個人的「空間」。他們必須回到這裡,離開了世俗的眼光,才能回到當時相愛的環境、體驗彼此的感情。

因為再也沒有別的空間,可以讓他們重新把這份感情複製、點燃下去了,「斷背山」是他們的囚籠。離開這,他們什麼都不是;可是不回來這裡,什麼也都沒辦法繼續。

於是電影剩下了一種情緒,惆悵。

簡單的劇情(兩個男人偷偷愛了二十年),簡單的人物(他、他,還有他的老婆、他的老婆,外加一堆沒有台詞的羊咩咩在山上跑來跑去,剩下的都是一幕幕時光飛逝、每幕時空距離進展極快,幾乎是流水帳的交代),可是要說的是一種的確比較需要用心去體會的意境。
惆悵。

當你的什麼優勢都失去了,發現年華似水不回頭,懂你的人走了,愛你的人遠了,你才明白自己錯過了什麼,那種感受不是叫做「惆悵」,那是什麼呢?

(我倒是覺得,這部片不見得跟同志十足相關,同志只是可以讓「惆悵」在這個故事完全成立的一種必備因素而已)

僅以本文獻給那些「這是部好片,可是我不希望小孩是同性戀」的觀眾們,因為你們想拍李安的馬屁太明顯了,以至於沒有用大腦看出來,這部片說真的也跟同志沒有那麼直接的關聯,充其量也可說本片想講的不過是一種「惆悵」的情緒而已。只可惜,你們太急著拍李安的馬屁,想要沾光,所以連這麼簡單的意涵都看不出來,以至於講出傻到不行言論。

願你們在斷背山上玩的愉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teve 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