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規:留言請用痞客邦、Windows Live、Facebook、Google帳號、Yahoo帳號擇一登入,未留暱稱留言一律刪除。
新朋友閱讀須知,請點這邊。認識本人的「懶人包」(快速上手指南),請點這邊
2019再一次改版。

目前分類:衝著名導 (3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在週末進戲院看《放‧逐》,很妙,總共只有四個人。當中還有個穿拖鞋、看電影會接手機的大嗓門,瞧他的言行舉止,我想此人絕對是不折不扣的大哥。

就 像銀幕上,四個主角陸續現身就定位後,你一看就知道他們是江湖人士。是的,這是一部極度杜琪峰個人化的作品。其實這些年來,我對於《大隻佬》《黑社會》的 喜愛,遠遠比不上《暗花》──那是一部被大家忽略的好片,讓我徹頭徹尾覺得這個導演真強。若有機會專心看,保證不輸給《頂尖對決》的那種峰迴路轉的快感。 所以當我發現《放‧逐》是繼《暗花》,杜琪峰二度在澳門拍的電影,不由分說就看這部了。

Steve 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些電影標榜只為藝術服務,不想被牽扯入政治。有些電影恰好顛倒,就是有強烈的政治訊息,《硫磺島的英雄們》就是一例。

同 樣是二次世界大戰的美軍搶灘登陸,史匹柏的《搶救雷恩大兵》開創了戰爭片的手法,大量的抽格技巧運用在血腥的交戰場面。《硫磺島的英雄們》也有這些,但這 不是重點。對於出身西部片、演過無數次英雄的克林伊斯威特而言,描寫英雄氣概不是他感興趣的事,他反而重點放在「拆穿」英雄氣概。他故意不按照時間順序, 不同的第一人稱的主觀敘述,讓觀眾一開始還不容易抓到重心,弄不清楚這是誰的主觀觀點。史匹柏一次就把登陸搶灘說清楚,這部片卻不要。

Steve 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史匹柏好像從《侏儸紀公園》開始,只要拍一部賣錢的商業電影,就要在同年也拍一部強調良知道德、甚至不賣錢的藝術片來「平衡」。所以我們看到《辛德勒的名單》,《失落的世界》同年有《勇者無懼》。在推出了擺明要搶錢的《世界大戰》後,又推出了寧願觸犯猶太同胞眾怒的《慕尼黑》。

有趣的是,史匹柏除了近年有「賣錢與良知的平衡」習慣,他更喜歡把想說的話,放在前後兩部片當中,讓觀眾去做對比,好像玩拼圖似的找出他的絃外之音,真正的意圖。《關鍵報告》《神鬼交鋒》,講的是「破壞社會秩序、衝撞體制,最後跟體制尋求攤牌」。《神鬼交鋒》《航站情緣》說的都是機場與飛行的故事,差異在於一個不斷地說謊環遊世界,一個寧可講真話被困在原地。用這個邏輯來看,《慕尼黑》不該是一部電影,它的上集應該是《世界大戰》。

Steve 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始終很好奇,黑猩猩保育專家珍古德女士是如何看待《決戰猩球》《金剛》,這種拿「靈長類」當主角,把人類當配角的電影。這部片該找她寫影評才對。既然她德高望重,當然不會有空管這投史上最大靈長類動物,小弟只好厚臉皮出馬。

對我來說,《金剛》這部片的確是超乎想像的娛樂、有趣。電影後半部的「跟恐龍賽跑」「金剛大戰霸王龍」「金剛大鬧紐約」,一波波的高潮,簡直比坐雲霄飛車還刺激,也完全把史匹柏的《侏儸紀公園》踩下去。為什麼?因為彼得傑克森就是一個拍B級電影起家的人。透過《金剛》,他不僅重新講述一個自己最心愛的故事,也讓世人看到他沒有忘記B級電影對自己的影響,一點也不忌諱。

Steve 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猜導演東尼史考特早就知道這會是一部毀譽參半的電影,但是他還是用他的方法拍完了;就像現實世界的多明妮哈維,與其去當一個討好世界的人,還不如當一個被誤解的人。所以她放棄了英國上流社會的生活,在洛杉磯當一個亡命街頭的賞金獵人。

但是在真人真事的主人翁、還有電影工作者之間,《女模煞》其實有著另外一個人的靈魂,就是編劇李察凱利。他也是《怵目驚魂28天》的編導,他決定了《女模煞》這部片的長相:一種用《怵目驚魂28天》的故事手法(什麼事情都可以重來、開始跟結束是糾結著的一體兩面),說著《絕命大煞星》般的故事(因為李察本人非常喜歡東尼史考特的這部作品,有趣的是,這部片的編劇是昆汀塔倫提諾)。好了,假使電影是一個作者的靈魂,那麼《女模煞》的背後,有著一個又一個彼此影響的的靈魂醒:某甲想用這部片跟某乙致敬,沿路卻不斷跑出原來某乙是在跟某丙致敬。怪異的是,《女模煞》不該是講主人翁多明妮哈維的故事嗎,為什麼變成了各種類型電影的諧仿/顛覆?這不該是「傳記電影」最該避免的缺點?

Steve 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該用什麼來稱讚提姆波特呢?你知道他就是這麼適合拍攝黑色喜劇,然後又別出心裁地不斷把各種電影類型放進他所鍾愛的「詭異」情節當中,完成一次次「挖苦」中產階級價值觀的作品。

在定格動畫當中,提姆波頓顯然想給近年來的電腦動畫潑一盆冷水,《提姆波頓之地獄新娘》被處理的古怪、熱鬧,有趣,然而他不需要像夢工廠的《馬達加斯加》 那般,不斷地去模仿觀眾耳熟能詳的電影橋段(但是他也很不客氣地惡搞了一部經典,頗為節制)。這部片從頭到尾就只有一個中心思想:修理中產階級的價值觀, 而且使命必答。

Steve 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在著作權法施行之後,許多沒有得到授權的翻譯書籍都逐漸消失在市面上,包括我小時候看過很精采、很喜歡的兒童文學在內。長大後,我如何尋尋覓覓,始終 無法重溫舊夢。但多虧了好萊塢,由於《哈利波特》的大賣,他們又把腦筋動到兒童文學上。於是在銀幕上欣賞這些「重拍」的兒童文學,成了我回憶以及與他人分 享童年點滴的唯一方法。


Steve 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誰是二十一世紀的希區考克?《靈異第六感》的奈沙馬蘭,《戰慄空間》的大衛芬奇,都以作品顯示出他們的實力。不過現在角逐這個頭銜的人又多了個勁敵,請容我向您推薦:阿莫多瓦。

影片一開始就擺明了阿莫多瓦要幹的好事:虛擬與諷刺最愛造夢、成名不擇手段的的電影圈。青年才俊導演安利奎正在苦思下部片的題材,研讀社會新聞想從中找靈感(嘿,《悄悄告訴她》就是取材社會新聞),然後一位演員伊納修帶著他自己的腳本毛遂自薦。伊納修寫的劇本,敘述變性藝人莎哈啦跟童年愛慕的對象重逢,勾勒起昔日在天主教男校發生的不愉快回憶;莎哈啦不甘被當年被馬諾羅神父侵犯、與真愛無緣,決定把這段故事寫成小說,重回母校找神父算帳,要對方付一大筆遮羞費,以便拿錢跟著愛人遠走高飛。這段經歷,原來改編自他與安利奎的童年往事,自然就獲得安利奎的注意。就在安利奎籌拍這個故事的時候,兩人的愛火也重燃,從單純的導演/演員變成了情侶。但是他們的關係,再度被神父所破壞,宛若往事重演。

Steve 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teve 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那些嫌《追殺比爾2愛的大逃殺》,動作太少不過癮的人,可以嘗試《火線救援》。正確地說,《火線救援》彷彿是兩集《追殺比爾》的精華:看一個人如何失去讓自己生命更豐富的寶貴資產,然後以牙還牙的方式討回公道。


Steve 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真搞不懂香港影評怎麼會不褒揚《大事件》。



Steve 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若說導演昆汀塔倫提諾的《追殺比爾》是一次武俠、功夫片的致敬與諧仿,《末代武士》則是導演愛德華茲維克向黑澤明的無限懷念與崇敬。有趣的是,昆汀的態度是瘋狂惡搞,重新拼湊後發揚光大;愛德華的做法卻是小心翼翼,處處遵守古法。


Steve 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件事情是在看《神秘河流》前該知道的,這部頗受好評的電影,其實跟克林伊斯威特去年那部被罵到臭頭的《血型拼圖》有很多相同之處:同樣的製作人、導演、編劇,甚至都是改編暢銷小說的製片方針,但是兩者的結局完全不同。世上只有好萊塢,可以讓你在今年跌到谷底,明年又攀上高峰。


Steve 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澳洲導演彼得威爾似乎比影迷想像的還要「通俗」,這位大哥坦言拍《春風化雨》的目的,是為了交換片商投資他想拍的《綠卡》。所以當你納悶《楚門的世界》為何讓金凱瑞開著小帆船遇上狂風驟雨,答案揭曉,原來是為了《怒海爭鋒:極地征伐》在暖身。

《怒》片可不是《神鬼奇航》那種迪士尼用現代思維改寫的海盜傳奇,可以略過許多枝微末節,只專注在引人入甚的冒險打鬥。彼得威爾想要呈現的,是貨真價實的海權時代,當時人們怎麼做,電影就該怎麼演,不要月光下的骷髏大軍無堅不催,也不會有獨立自強的女性出現。於是《怒海爭鋒:極地征伐》在各方面都強調寫實,不僅有好幾個讓觀眾看到哀嚎的醫療手術場面,還被彼得威爾拍成沒有任何女性角色的電影(導演只給了一個女生特寫,啥台詞也沒),水手看到珍禽異獸,還有這樣的台詞:「船長,那些海龜肉看起來很好吃」,完全沒有野生動物保育的概念。

Steve 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