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不算是一篇「演唱會」紀實的文字,這是一篇向「寵物店男孩」致敬的文字。

(不,我不是在寫「寵物店男孩」樂團的歷史,我是在寫我聽他們的歷史。)

1986年他們的第一首單曲、在英美兩地拿下冠軍的〈West End Girls〉,我一點都不喜歡(但現在稍微喜歡一點了,晚一點會解釋)。那麼灰暗的調調、要唱不唱、要快不快的風格,遊走在慢歌與快歌之間,實在很難替他們下定義。直到,有一天,我突然聽懂了「Sometimes You 're better off dead, there's a gun in your hand and pointing your head 」,是的,要真正經歷過一些無法改變的低潮,才明白人生原來也有抑鬱寡歡的時刻。

所以我不認為他們是「電音團體」,而是「電子音樂團體」,因為大部分的電音重於節拍甚過旋律、或者根本就是Non Stop的風格,但「寵物店男孩」卻更注重一首歌有所謂的起承轉合,歌詞也不見得都是歡樂的,反而透露出一股很冷調的、描繪都市生活當中那種寂寞、冷酷的一面。

是的,我喜歡〈Opportunities〉(特別是那句「Let's Make Lots of Money」), 也喜歡〈Love Comes Quickly〉(特別是有一天我完全能唱著「Love Comes Quickly Whatever You Do, You Can't Stop Falling, Ooh Ooh」,方才對這首歌的意境恍然大悟,更佩服他們可以用電子舞曲的熱鬧風格描繪冷冷的寂寞),但我還是沒有買他們的第一張專輯。

直到第二張專輯,《Actually》,太好了,〈It's a Sin〉對我來說沒有那種「半死不活」的調調,整首歌編曲是逐漸激昂與反抗、回擊的憤怒,然後我就買了(同時也回頭去買他們的混音專輯《Disco》,因為〈West End Girls〉聽起來沒那麼討厭了)。

(寫到這裡,好像還是沒提到演唱會。事實上,我一直有他們的卡帶,但這些卡帶雖然保存著,但我始終沒辦法聽了,要我翻出來拍照也真是一整個「歲月催人老」。)

〈What Have I Done To Deserve This〉是我第一首會背下「饒舌」歌詞的英文歌,對我來說,隨時隨地來上一段「I Bought Drinks, I Bought Flowers, I read Your Books and Taled for Hours」簡直就跟呼吸一樣自然。奇妙的是,這曲調「男女對唱」的優美情歌,洋溢著愉悅的氣氛與節拍,但歌詞都是在抱怨,抱怨對方、抱怨彼此,可以把吵架的情歌唱成悅耳優雅也真是一樁奇葩啊!

當然還有那條〈Always On My Mind〉,貓王與Willie Nelson的都是抒情版本,但被他們一唱卻變成的熱鬧繽紛的電子舞曲,這是我生平頭一次領悟到,「原來慢歌也可以變成有趣的快歌!!編曲真是一種神奇的東西!」。

到這個時候,「寵物店男孩」已經變成一出片我就會去買的藝人了。寫這篇文章的時候,赫然發現有陣子我會不由自主唱出來的歌詞「Someone Told Me Monday, Someone Told Me Saturday, Waiting until Tomorrow still no way. Read it in the book, or write it in the letter, Wake Up in the Morning and there's still No Guarantee」,原來是他們早在1987年就唱的〈King's Cross〉。但是很奇妙的,這幾句歌詞卻活生生地描繪了,我近年在同儕間尋找友情時,所受到的一些被當成可有可無的人際關係、導致挫敗的局面。

我應該在他們出第一張精選輯,《Discography》時,買CD的,但不知道為何還是買了卡帶。這個時候已經是1991年,距離他們首次見面已經十年(出道則也有七年)。

DSC07654.jpg 直到1993年,《Very》出現了,「寵物店男孩」開始從出道的冷酷英倫男孩形象,跨入了數位影像,利用大量規律且重複的數位影像,讓他們的歌曲又多了一層意境,就有如《大都會》般描寫人類永無休止、日復一日的現代呆板生活。我也跨入了CD時代,因為他們開始把數位影像的概念也帶到封面設計上,這張專輯只有橘色的圓形凸點,背面才有他們近乎「大頭呆」的電玩風格設計。

DSC07653.jpg這張《Alternative》精選,收集了他們以往所有單曲的B面歌曲。欣賞它的最好方式就是丟進播放器,然後做自己的事情,享受那種完全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的意外。裡面還有些有趣的爵士歌,我只能說還真的挺酷的。

不過到了這個時候,「寵物店男孩」應該已經算是進入了另外一個層面。曾經,所有人都以為他們是英倫男子二人組《Wham》的接班人,走的是偶像路線,但是到了現在才發現他們其實一點也不能「偶像」。一方面是年紀大了,二來是他們想玩的花樣,雖然非常的「視覺系」,但對於電子音樂描寫人際關係的冷調與疏離還是無人能敵。

DSC07664.jpg《Bilingual》就像是《Very》的黃色版,黃色似乎代表著他們首次出現的拉丁節拍,然後用〈Se a vida é〉歌頌人生美好的一面。到了這裡,他們的音樂終於開始以歡愉為主題、用電子節拍呼籲大家忘記那些不好的事情。

DSC07667.jpg 但是在《Nightlife》裡頭,他們大玩科幻和服的造型,然後真的有描寫派對動物的〈New York City Boy〉,但是聽起來卻又不像是唱著正面的事物(還是我到現在尚未領悟這條歌曲的意境?)。

(當中,他們還做了一件非常有功德的事情,就是把大家以為過氣的凱莉米洛找來合唱,然後幫她牽線給Parlophone簽約成為藝人,於是凱莉就這樣東山再起。很神吧。他們是怎麼聽出這位小姐的潛力呢?)

DSC07674.jpg 終於,我以為這輩子都不可能看到他們的現場演唱(之前HBO曾經播過他們在巴西的演唱會),《Pandemonium》的演唱會實況發行,簡直是不可多得的現場演唱兼精選。更不可思議的是,以為這次巡迴在英國倫敦結束、發行實況後,就會告一段落,卻在今年決定加演來到亞洲。


雖然我幾乎是把整場演唱會都背到滾瓜爛熟,「寵物店男孩」的節目也按照原本的編排進行。但現場目睹卻又是另外一回事。很神奇的是,他們歡迎歌迷用小型、非專業的器材拍照與錄影(我想他們利用歌迷自己在網路上的散播,形成另類的宣傳與口碑)。這場演唱會的厲害,就是看他們一直在玩的「數位影像」與「電子音樂」如何搭配,從原本的方塊堆疊的大型立方體,然後投射上諷刺現代文明不斷重複與呆板的電腦動畫,又隨著歌曲的節拍把這些場景推倒、旋轉,然後換個方向居然又是一個風景。

很神奇的是,整個演唱會,有四個舞群,但「寵物店男孩」兩個人都是不跳舞的(除非你把那不到30秒在台上的虛晃一招也算進去),可是四個舞者的服裝也配合「立方體」的概念,用四個顏色變換出每條歌所需的情境。就像是看萬花筒,只是這是一個化繁為簡的萬花筒,用簡單的元素去做出各種有趣的、虛擬的變化,才是讓人驚訝的。

演唱會的一大視覺爆點,是〈It's a Sin〉歌曲到達高潮時,從舞台兩側噴出來的銀色紙花,那個效果超好,整個情緒隨節拍都沸騰起來。在「寵物店男孩」的推特上,他們也放了同一張的照片,只是是從舞台上往觀眾群拍的,點收看。

演唱會過程,那些耳熟能詳的歌不斷跑出來,有好多我當年無法消化與吸收的事情,在經過多年後,卻變得如此清晰(或者對我而言,有我自己所能理解的意義),大家跳到地板都在震動。有一陣子,我想,如果就這樣垮掉,好歹我是跟「寵物店男孩」一起掉下去........

對我而言,他們從來不是網路上音譯的「派、燒、伯」,他們永遠都是「寵物店男孩」。而且當我在他們的推特留言後,他們居然也把我加入他們追蹤的推特!!!我是說,我真高興我從十幾二十歲就糊里糊塗崇拜的偶像,經過二十多年後還是這樣的正點,那真是太太太棒了!!!

DSC07677.jpg 最後要推薦大家,去購買收藏《Pandemonium》的演唱會實況,DVD的額外收錄,還有2009年全英音樂獎,Lady GaGa穿成「蟠龍花瓶」跟他們合唱的超級珍貴畫面!

(其實他們相當有英國人的幽默感,演唱會結束後,會場內響起〈It's a Sin〉的曲子,只是他們選的是Paul Anka在2005年翻唱的爵士版,在優雅、搖擺的爵士風格當中,當成演唱會的句點似乎是再好也不過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teve 偉 的頭像
    Steve 偉

    看東看西 想東想西 by Steve偉

    Steve 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