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本文引用自 stone817 - You give me fever

不知不覺已經迷戀瑪丹娜這麼多年了,然後每次她發片我都會寫一篇不同觀點的文章,幫忙歌功頌德,也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但是瑪丹娜還是瑪丹娜啊,這位女人實在是不可思議,她過於野心勃勃、自大、愛現、玩弄媒體於鼓掌間(基本上呢,很多Gay的那種死不肯認輸的個性也是這樣,哈哈),但若不是她這樣大剌剌地「表現自我」(Express Yourself),我想這個世界會少了很多樂趣。

許多藝人都經常被拿來跟瑪丹娜相提並論,無論是80年代一起在西洋歌壇冒出頭、外型誇張艷麗、靠舞曲打出知名度的女歌手,或者在90年代互相比賽誰能在單曲冠軍寶座待最久、或首度進榜名次最高的天后們,很有趣的是,這些瑪丹娜的同行們(當年也是媒體不斷喜歡拿來比較的),現在不是轉型,就是消失,有得還得經歷東山再起、奮發圖強等等的戲劇化情節(也有人才甩掉不成才的老公沒多久,還在跟癮頭奮戰,你該知道我在影射誰吧)。就連當年80年代最夯的麥可傑克森,當初可是比瑪丹娜還要大牌(因為瑪丹娜實在太愛現了,所以很容易沒有朋友啊,很多Gay也是這樣,哈)、在演藝圈人脈更廣,可是現在幾乎是消聲匿跡了。

不過不可否認的,瑪丹娜很聰明地,不斷從各種不被主流社會所重視的文化當中(這當中最特別的就是被她發揚光大的同志文化了,很多現在同志文化的不成文符號,當年都是她帶頭採用、登高一呼的意味甚濃),找到她的靈感,然後轉化為自己的演出風格。

例如瑞奇馬丁成功地把拉丁文化拉抬到美國流行音樂的主流地位,但早在此之前,瑪丹娜就唱過連歌名就是西班牙文的〈La Isla Bonita〉,而且總是三不五時就要在演唱會上重新詮釋。無論是音樂、造型、舞步,基本上都看得出來,她在運用某些熟悉的文化符號,可是卻又巧妙地換上了她自己的觀點。

因此我看完了她2006年在大阪的演唱會(請點此延伸閱讀),很快就明白,難怪瑪丹娜演電影會遭到劣評,因為她不適合。所謂的不適合,是因為瑪丹娜是個徹底掌控所有表演的人,整個演唱會的流程、細節,每一個都是忠實地反映出她想表現的意見(心聲);而電影卻不是這樣,電影絕大多數是導演在掌控,只能在鏡頭前表演的瑪丹娜,自然無法精確地把她想說的訊息,放在影片當中,因此演技看起來就是沒有說服力,因而感覺「愚蠢」。所以我想瑪丹娜會決定把未來的音樂事業,跟演唱會更緊密的結合,也真的不是沒有道理的。

至於這個女人未來還要冒出什麼花樣,只能說拭目以待。我想她也非常開心與自豪,可以身為一個流行文化的先鋒,而非一個後發的模仿者。有許多流行歌曲過了年代之後,怎麼聽,就不能再給人任何新意。但我有時候還能從當年我最聽不下去的瑪丹娜專輯當中(《Erotica》或《American Life》),找到那些乍舊還新的發現。

這就是這個女人最了不起的地方。

最後來看瑪丹娜的成長照片吧,請點此

想要線上收聽瑪丹娜的精華歌曲嗎?這個是合法的(來自瑪丹娜的official Myspace),請點這邊另開視窗的播放器(裡頭的歌曲還算代表作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teve 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