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美國中情局IMF小組的幹員伊森,這些年的職場生涯,大約可以如此形容:「(三不五時)奉命到外地出差,然後遇到扯後腿的變節同僚(捅出的麻煩),背黑鍋後只好自力救濟(解決變節同僚留下的爛攤子),儘管被冠上『叛徒』的罪名,但最後洗刷自己的冤情,伸張正義。」

以上,大約就是電影《不可能的任務》第一到第三集的劇情主軸,最重要的是,雖然伊森是個情報員上班族,碰上這類鳥事也無法讓他萌生辭義,就算第三集差點讓老婆喪命,也無法動搖他在職場上犧牲奉獻的決心。

到了《不可能的任務:鬼影行動》,伊森還是奉公守法的勤奮情報員上班族,但他遇到的狀況,終於有點不一樣了。第一集的《不可能的任務》比較像是懸疑諜報片,突遭襲擊的正規軍只剩下散兵遣將,改以旁門左道回擊(穿插的動作場面雖然頗為經典,但現在想想其實不怎麼驚險,最大的場面是湯姆克魯斯親自上陣逃出一間爆炸的水族箱餐廳,以及在攝影棚內拍攝的垂吊進入電腦室,還有最後在英法海底隧道的對決,這些都是特別為搭建出來的場景。湯姆克魯斯從直升機一躍跳回飛馳的高鐵列車,看似驚險,但因為對準他臉蛋的焦距可以在瞬間從遠到近,想也知道只有棚內搭景才辦得到)。第二集的劇情刪除了那些「諜對諜」「計中計」的橋段,直接用(許多違反物理原理的)動作場面堆砌速度與刺激。

第三集似乎開始想回歸當年《不可能的任務》電視影集的精神,用團隊的分工合作,不斷地彼此支援互補,完成諜報任務。在梵蒂岡擒拿反派、偷天換日的劇情就讓每個小組成員有所發揮。但在這場戲之後,整部片又變成湯姆克魯斯的個人秀,探員伊森的動機只剩下一個:把老婆救出來,完全忘記了他本來答應出任務是要查出誰害死了他一手訓練的徒弟。

之後湯姆克魯斯不知道哪根筋不對,拍了《騎士出任務》。這部被低估的動作諜報片,其實是在「反諜報動作片」類型,目的是在促成故事男女主角陰錯陽差的愛情:即便是凡人也能「拯救」那些身手不凡的人士。如果湯姆克魯斯決定放棄《不可能的任務》系列,再來拍這部片,會更為有趣、有說服力,但他顯然沒有想清楚。

好險,《不可能的任務:鬼影行動》重新定位了這系列電影的主題。沒錯,幹員伊森杭特還是奉公職守,但這回不像第三集企圖解釋情報機構的內部官僚(觀眾買票看電影不是來上課「認識情報機構組織」),也不是第一集「到底是誰下的手」來吊胃口,也沒有如第二集那般二分法來定義正反雙方之所以必須對立與廝殺。

最有趣、最特別的是,《不可能的任務:鬼影行動》,從一開始就告訴觀眾,情報員是會凸槌的。任務會被許多因素影響、改變,計畫敢不上變化,主角們能倉促全身而退就很偷笑了,更別提完成任務。但一路挫敗卻給電影帶來更多的變化、不可預期,讓人看的緊張刺激。

不能駭入電腦主機,那怎麼辦?從外頭進去。從外頭怎麼進去?壁虎手套。手套故障了怎麼辦?徒手爬上去。來不及回來怎麼辦?用跳的。繩子不夠長怎麼辦?那就助跑把自己「甩進去」。來不及易容怎麼辦?那就直接上陣。

這些過去都出現過的諜報片元素,在這次卻變成一個又一個出槌的狀況,幾乎每件事都朝著主角與觀眾們預期之外的狀況發展。看他們怎麼樣集中生智,硬撐到最後一秒,扭轉大局,變成精采的好戲。

電影從湯姆克魯斯的「一個人完成任務」,變成集體行動,主角們之間的合作、支援,反而讓電影締造出許多雙線同步進行的不可預期,進而演變成多高潮結尾(例如在飯店交易那場戲就是最好的例子)。以往最會拍雙高潮結尾的,是詹姆斯卡麥隆(請看其執導的《魔鬼終結者》、《異形2》、《魔鬼大帝》、《鐵達尼號》、《阿凡達》)。之前只拍過動畫片的導演布萊德柏德,已經在《超人特攻隊》示範過他也能駕馭雙高潮結尾的動作戲(超人一家子邊吵邊與大鬧城市的機器人對打,然後又衝回家拯救小寶寶),《不可能的任務:鬼影行動》從孟買豪宅派對兵分二路,女幹員忙著色誘密碼,另一邊忙著潛入通訊機房,然後又兵分二路各自「追殺」,同時間還有核子彈頭發射升空,這些同時多線進行的敘事功力,說明了優秀的導演,不會被創作形式所拘束,反而可以從舊有的元素變化出新意。

至於伊森杭特,為什麼這些年在中情局的IMF小組上班,碰上這麼多狀況都打死不退,那則是另外一個謎。 

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teve 偉 的頭像
    Steve 偉

    看東看西 想東想西 by Steve偉

    Steve 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