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看《桃姐》是很特別的經驗,隨著電影劇情的發展,你會不自覺地想起生命中的人事物。我想到我的外婆、祖父、祖母,但看到後來,我發現自己最牽掛的是,我家的那頭傻貓。

《桃姐》開頭是劉德華飾演的電影製片Roger,在異鄉冰天雪地的火車站候車時,回憶起他們家的佣人,桃姐。當全家人都移民在外,Roger也因為工作不斷在北京與香港兩地奔波,桃姐變成留守家中的唯一成員。在經歷了中風意外之後,被送進了養老院,進入人生的最後階段。

這樣的電影的確很不好拍,因為觀眾都曉得結局是什麼。這裡沒有好萊塢式的逆轉勝或大團圓下場。整部電影其實一直在討論,我們最害怕的「生老病死」(特別是「老」與「病」)。電影也像一面鏡子,反映出社會於於這件事情的許多虛偽的面貌(我們把一切都歸咎給社會福利措施,然後就不用操心別人的遭遇了)。嚴格說來,有許多枝微末節都是可以獨立放大、被檢視、被討論的「梗」。可是導演許鞍華寧願把這些「梗」當作故事的背景,提到就得了,不需要用力著墨批判,點到為止,這就夠了。

這樣做的原因,固然因為劇情的重心在於桃姐與Roger,如何度過他們最後互動的相處時光。也是因為,《桃姐》所訴求與描繪的,正是現代社會的「人情味」,許鞍華選擇把「情」擺在最優先。

於是我們看到Roger在工作上會跟人發脾氣(在北京辦公室與投資老闆、導演爭論超支),在銀行討論資金撥款時不卑不吭又義正辭嚴,然而等到他一轉身被誤認為修理空調的工人時,一點也不以為意(甚至後來他還拿這件事情自嘲)。伺候了一家四代的桃姐,更是知道冷情人暖,看在眼裡,一切就夠了。

但我更喜歡這齣戲,在很多地方流露出,屬於道地的香港人情事故。Roger帶著拄著助行器的桃姐走進客滿的餐廳,就有人起身讓座。之後Roger不慌不忙、井然有序地開始用茶水洗起了碗筷、杯、湯匙(就是我們在旅遊書上看到,香港茶餐廳送上的茶水不是拿來喝的,是用來洗餐具的,我一直看到這一幕才想起來,原來真的如此啊!)。Roger問餐廳的伙計今天有什麼魚,但伙計總是實問虛答,一來一往讓人感覺無奈又好笑,可是Roger就是沒有發脾氣。

更難的是,這部片要怎麼收尾。許鞍華的確讓我大吃一驚,電影開場時在異地要準備回家的Rgoer,終於回到香港的家。他抬頭一看,桃姐正在樓上的廚房守著。看到主人回家,桃姐轉身準備下廚,燒飯。我們方知原來桃姐生前,不知道這樣守候Roger多少回,對她來說,這就是生命的一部分。人情事故,就是如此。

故事從桃姐早已離開人世的時空開始,卻結束於桃姐仍在人世時為止,就像有些人,會永遠在你的心中。

至於這部片兩位的主要演員,劉德華與葉德嫻。抱歉,從頭到尾我只看到Roger與桃姐,我真的沒發現電影有這兩位演員存在過。

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teve 偉 的頭像
    Steve 偉

    看東看西 想東想西 by Steve偉

    Steve 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