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才不在乎這部片是改編哪個小說家的偉大傑作,我真的不在意。我唯一在意的是,這是巴茲魯曼(Buz Luhrmann )導演的電影。

來自澳洲的巴茲魯曼,年輕的時候擔任澳洲版《Vogue》的藝術指導一職(他的老婆,也是《紅磨坊》、《澳大利亞》、《大亨小傳》等片的服裝設計Catherine Martin),在偶然機會下,與當時正踏入演藝圈的妮可基嫚拍照、驚為天人而熟識。剩下的,就是大家都知道的歷史。巴茲讓妮可以《紅磨坊》入圍了奧斯卡女主角(妮可生平第一個奧斯卡提名),成為伯樂。

巴茲魯曼從平面時尚媒體出身的背景,讓他在拍攝電影時,比別人更為注重視覺上的華麗、以及音樂上的情境塑造,但這兩項特色,又與時尚媒體最最要求的「驚艷」,為最高指導原則。如果近20年的時尚風潮,是所謂的「Mix & Match」,巴茲魯曼就是在電影上,完全達到「Mix & Match」的極致效果。

誰會想到把《羅密歐與茱麗葉》,改成現代時裝片,跑去墨西哥拍外景,然後把原著每個人物的特色、命運,都用穿著來隱喻、傳達,搭配現代另類搖滾樂團的歌曲,一語道破莎士比亞原著的真義,「人類因偏見帶來的暴力」?

誰會想到,把耳熟能詳的排行榜歌曲,與十九世紀的法國紅磨坊做結合,又在歌舞場面大量參考寶萊塢的大陣仗華麗手法,但故事的靈感的卻是但丁的《神曲》?(一個年輕人到了地獄走了一遭,發現自己什麼也不能改變,又黯然回到世間,這就是男主角克里斯的遭遇)

「Mix & Match」是表象上的手法,透過看似天馬行空的創意衝擊,激盪出火花;而這也是最有趣的地方,這樣的手法,在陳述耳熟能詳、老掉牙的故事時(才子佳人總是被一個土財主所阻撓),反而會讓人難忘、盪氣迴腸的效果。巴茲非常清楚自己會做,該做什麼,在挑戰「澳洲版《亂世佳人》」的《澳大利亞》失敗後,《大亨小傳》又讓他火力全開。

電影從尼克接受心理治療的倒敘,開始回顧1922年的夏天。那個夏天,尼克先是與從芝加哥遷居到紐約的表妹黛西相逢,之後又偶然發現自己家隔壁住著大亨蓋茲比,每個週末舉辦全紐約人都要沾光的派對。電影分明是3D拍攝的,電影一開始卻是復古的黑白片頭,然後一層層往前推進,像是穿過了時光隧道,開始綻放出昔日最耀眼、卻也是一去不回頭的光芒。巴茲魯曼運用他最拿手的美術強項,堆砌出一個又一個讓人歎為觀止的華麗,蓋茲比的派對虛華到足以把路易威登的開幕派對全都比下去,更一路從紐約長島延伸到曼哈頓,看到那個年代華爾街景氣大好,人人沈醉在美國夢垂手可得的繁華。

如果觀眾沒有看到最華麗、燦爛的極致,當然就無法對比出人去樓空的黯然與蕭條,也就無法體會尼克所謂「旁觀者清」、卻又「當局者迷」的矛盾,以及為何對人性的失望,感到失落。

當然這片還是充滿了巴茲魯曼專有的巧思安排,無論是男女主角在派對上跳起查爾斯舞時、伴奏的音樂卻是主題曲〈Young and Beautiful〉的變奏版;或者蓋茲比處心積慮安排與黛西的重逢前,響起的〈Crazy in Love〉的爵士版,這些小細節都屬於他最拿手的情境塑造。甚至可以說,巴茲的電影美學,完全是把時尚平面媒體拍照的那一套,整個立體化:設定照片的故事背景、挑選合宜的服裝與配件,加上造景(我說「造景」而非「佈景」,是因為巴茲已經非常習慣在攝影棚內用「綠幕」,合成他想要的成果,《澳大利亞》就是出了太多的實景,所以造景效果就沒有那麼出色),以及激發模特兒拍照情緒所需的音樂(巴茲把音樂重新量身訂做,轉化成讓觀眾與演員都能投入情境的元素)。

因此《大亨小傳》分明是3D的電影,每一幕的精雕細琢卻又是源自於2D平面攝影的技法,最後呈現出來的效果又有漸層般的堆疊效果。而這些堆疊到最飽滿之際,他毫不猶豫地逆轉抽離,留下那個造化弄人、不勝唏噓的結尾。美國夢的追求與失落,猶如電影俯瞰曼哈頓的角度,或從摩天大樓頂端把鏡頭一路從天而降,直到拍到路上的主角,象徵階級制度對眾生的俯瞰。而好幾幕真實與綠幕穿插結合而成的開快車場面,說明主角一路不到最後、不化險為夷的本事,呼應著急轉而下的結尾,人生方向盤難以扭轉的無奈。

我真的沒有那麼在乎,這部片是否真的忠實改編了原著,因為它會在觀眾的心頭上開上一槍:即使你不活在1922年的夏天,你也能對故事最後拋出的疑惑,如此感同身受。

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

arrow
arrow

    Steve 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