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覺得好萊塢這一波「重灌」(現在稱之為「Reboot」,而非「Remake」)許多經典恐佈片有著太多的不必要,但2003年的《德州電鋸殺人狂》還挺好看的,所以同一位導演Marcus Nispel執導的《黑色星期五》,讓我決定買電影票去戲院朝聖。
《黑色星期五》當然就是原版的《十三號星期五》,這算是我頭一回在戲院觀看此系列的影片(《星際公敵Jason X》、《佛萊迪大戰傑森Freddy Vs. Jason》應該不算在內吧)。原版我只看過第一集的錄影帶,記得在1990年暑假去美國遊學,整整一個月的每週五,宿舍放映恐怖片給學生在大廳看,當時打頭陣的就是《十三號星期五》。看恐怖片,特別是主角也是青少年被怪物、殺人魔追殺的劇情,成了美國青少年共同的記憶與娛樂之一(所以當1997年《驚聲尖叫》出現的時候,特別在結尾把這種集體看恐怖片的次文化寫進去,當時我看了好樂啊,因為我真的有過這種生活)。
把整個系列「重灌」的《黑色星期五》,果然在劇情上有比較緊湊些,一口氣把原本分散好幾集有關反派主角傑森的身世,通通說的比較詳細。但除此之外,《黑色星期五》與2003年的《德州電鋸殺人狂》相比,更回到「恐怖片屠殺青少年」的次文化本身:那就是殺、殺、殺。
影片把所有狂歡、做樂的青少年都安排了很慘的死法(看各種死法已經成為這種電影的額外樂趣,《絕命終結站》更把這種樂趣發揚光大),特別是享受性愛、或者露兩點的女生死的都很慘,基本上非常符合《驚聲尖叫》歸納的「恐怖片生存法則」:只有處女才能活下來。(因此我們可以把反派主角傑森看成「禁慾主義者」,只要想炒飯、做愛的人,通常都被他殺的很慘。也因為這個觀點,《魔鬼終結者》阿諾扮演的機器人,可說是另外一種形式的傑森,因為他的任務也是要阻止莎拉康納懷孕、生下未來的救世主約翰,劇中莎拉的女室友在跟男友炒飯後,果然雙書遭到毒手,而機器人一路追殺的結果卻導致莎拉懷了約翰,可說弄巧成拙。)。
在這些死法的處理上,甚至是有那種嘲弄、不正經的意味(某些人物的掛點只是為了確保觀眾在收全片看時,會有一定的節奏出現血腥畫面),這也是《黑色星期五》最大的特色:死亡非常容易,死相也絕對淒慘,但死亡本身卻變得一點也不嚴肅,所有的角色遇到了傑森,都是隨手蹂躪一下就掛點了,完全沒有任何對抗、掙扎。因此《黑色星期五》賣的絕對不是被追殺的眾人如何反擊(大部分屠殺青少年的恐怖片,後半部的高潮絕對是看手無寸鐵的主角如何反擊),而是各種死相。
當然《黑色星期五》並沒有一昧地屠殺各個角色,因為這些飛來橫禍的屠殺的確膽顫心驚,但是看多了觀眾都很容易預期,「這傢伙會死」,所以在最後(就是只剩下這幾個傢伙還活著,他們當然不再坐以待斃)還是安排了主角急中生智、絕地反攻。《黑色星期五》一方面對於反派傑森的背景交代順暢而清楚,一方面也「遵從」這類影片的基本精神,讓各種死法充斥全片,達到電影公司所期望的,將這種恐怖片次文化傳承給新世代的觀眾。
延伸閱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