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其實生日這天我跑了好多地方、做了好多事情,但這篇我想來寫生日的感想。


這是前一天跑去微風廣場的米哥烘焙坊買的海綿寶寶蛋糕,NT$800。因為我的姪女恰好跟郭董(剛剛生出來)女兒同一天生日,她非常喜歡海綿寶寶,所以就買給她。但是她已經有了一個蛋糕,所以這蛋糕就放到隔天變成我的。如果好奇的話,其實蛋糕外面那一層都是麻糬皮包起來的,這樣吃還滿有意思(不要問我派大星去哪買)。

真正進入38歲的我,其實有幾件事情不是那麼期望了。我不再期望可以自己買房子、自己居住。我知道這跟我之前寫的並不一致,但是你要知道。身為一個跟家人一起在台北生活的人,真的沒有什麼理由可以搬出去。我知道大部分人之所以離家北上找工作,不光是台北工作機會比較多(但我現在也不覺得如此),當然是希望透過獨立生活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對象等等。但如果你家就在台北呢(應該說,這個夢想早就被我老爸那一代長輩實現了)?好吧,除非你能找到中南部的工作(或者被老闆外派),或者去海外(大陸、東南亞都可以),天曉得我有多努力期望自己有天是在美國生活。但我很清楚花太多時間在「追逐」這些很美好、但現階段對我來說太遠的夢想,可能會不切實際,所以把它當成長遠目標來看。

終於有一天,自己不覺得需要這個長遠目標了。因為房貸真是一個討厭的玩意,在我的資金都被套牢後,我醒悟到房貸只是一個逼著我們勤勉工作二、三十年,而且要確保這過程你是一直有收入、有工作的。好,若我一個人要在台北買屋(這樣才能名正言順搬出去),我想每月收入一半以上都要給房貸(如果租屋的話,大概快要逼近二分之一),然後買到的空間非常的小(就是套房),然後加上通勤的時間等等,那我還不如待在家裡繼續生活算了,雖然我的房間也沒有比什麼套房來得大,但好歹不需要付出那麼多錢給銀行(而且捫心自問,在正常的上班工作時間,一天會在住處待多久?頂多睡八個小時吧!為了一天時間的三分之一,需要付出你一半以上的月薪,值得嗎)。

況且少子化的時代來臨,房屋終究供過於求,因此租屋可能會比較划算。這點,可以從許多大學學區附近的學生套房可以看出來。關於這點,是某位趨勢專家說的,他自己也沒買屋,而是租屋。

在我想出其他辦法之前,我寧可把錢用在自己跟家人身上,讓生活品質好一點。人生最怕的,就是「人在天堂、錢在銀行」。

況且我連我的工作其實也沒有那麼感興趣。不,這不是說工作不好,而是說,我很清楚地知道自己不可能像以往那樣,把工作當成全部。我會把工作當成全部,是因為那時的我寧願放棄生命當中所有的事情,換取工作專業上的肯定與最大成就、賺最多前,好滿足我的「成家夢」。但那樣的我最後赫然發現,我在工作上的任何一點成就都無法讓我在我的感情追求上得到任何一點的優勢。我的年紀讓我成為「中年人士」,但卻得從感情世界的菜鳥開始(並且就因為這樣被別人指指點點),雖然我在專業上有很好的肯定(奇怪的是居然沒有人看到這點)。

我想我在找的那個,可以陪我在感情路上一起成長的夥伴,在經過很久的尋覓之後,我發現沒有任何合適的。比我年輕的,他們並不明白我在社會上走過的歷練的道路;比我年長的,雖然可以明白曾經歷的社會經驗、對此有共通的話題與回應,他們又經歷太多的感情歷練,因此沒有心情想陪我在感情的路途上成長。對於這個現象,我也無可奈何,這就好像已經念過小學的人,沒事幹嘛又重唸一次小學?

寫下這些感想的時候,心情是非常平靜的,其實我已經在心中反覆想過很多次。我想唯一能明白的,其實是《40處男》那部片。男主角一直到了40歲還是沒有感情經驗、缺乏性經驗,因為他就是沒辦法跟異性「相處」「談話」,然後他所有的朋友都不敢相信,不就是去酒吧喝醉了、把妹、脫褲子就得了。

可是他就是沒辦法,每次都失敗,弄到後來,他知道其實那不是性的問題,那是「愛」的問題,他對於愛的期待與不知名的恐慌,需要一個願意陪伴他的人一起走過,然後才發生性,那才是他要的。我在看這部片的時候一直哈哈大笑,因為我覺得這部片終於說出我心裡某些話語。我不是不知道如何去「經歷」或「體驗」性行為(當然我有體驗到,但我覺得那也不是我所期待的經驗),而我需要的,就跟這部片的那個「宅男」男主角一樣。我們都在很多的事情裡,找到可以轉移對愛情渴望與莫名恐懼的一切,像是電影、音樂(電影的男主角還迷戀電玩、公仔、模型等等),因為這些事情可以讓自己暫時忘記,「我是一個感情路上不知道如何起步的菜鳥,而我找不到願意陪伴我一起往前走的人」。

奇怪的是,當我每次跟人承認這一點的時候,我都遭到訕笑。有什麼好笑?有什麼好得意?你睡過的比較多,又如何?你睡了那麼多人,現在身邊還不是一個人都沒有,這樣就比我「高級」「資深」?這種事情有什麼好得意、或者拿來把我比下去的?我不想玩種無聊的遊戲,也不願意被無聊的人拿來當做嘲笑的對象(以便讓對方在同儕之間可以顯得得意洋洋),所以,我用我自己的方式走我自己的路。

能認清楚自己的局勢,不被一些沒有意義的標準所左右,那才是真正的人(否則的話,就跟殭屍沒兩樣了)。


延伸閱讀: 

生日

34歲的開始

如何打發生日這一天

書評:《躺平人生:我所謂的一夜情》Horizontal Life : A Collection of One-Nights Stands

《真愛旅程》給我的啟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teve 偉 的頭像
    Steve 偉

    看東看西 想東想西 by Steve偉

    Steve 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